亚克力有机玻璃制品:金融不纠错,中国经济下行压力难改?
据相关人士这样分析:
2016年1月,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(PMI)为49.4,环比下降0.3,进而创下了40个月以来的新低。这当然说明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在持续,而预期当中,去年下半年将开始好转的情形并未出现。这是个大问题,去年下半年,中国经济总体情况是:一方面是财政投资数额越来越大,一方面是经济还在下滑。这说明,中国经济的主动性(内生性)增长动力还在走弱,程度上不仅对冲了财政投资,而且还大过财政投资。
哪出问题了?分析人士认为,问题出在中国金融的变化,已经导致中国经济深度恶性循环。怎么回事?为说清这个问题,必须回溯到2010年,看看中国经济为什么会一路走到今天的样子。
2008年,中央为挽救内需投入了巨额资金大搞基础设施建设,而到了2010年,基于政府投资过火的“经济过热”出现了。鉴于全世界恶炒“中国需求”,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暴涨,并拉动中国CPI上涨。当时认为,不要在于国际市场瞎扯,因为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从来不是人民币说了算,而是美元说了算,美国为了逃避巨量放水推高全球物价的责任,把屎盆子扣到中国头上。所以,当时分析人士就指出,对付输入性通胀,中国只能“扛”,不能“抗”。说得就是中国也必须放松货币,至少不能紧缩,保住中国经济内生性动力和活力,让百姓从收入提高方向“扛”通胀;不能“抗”说的就是不能紧缩,否则中国经济内需会受到严厉压制,而并不能抑制“输入性通胀”。
但很遗憾,中国上当啦。2010年中国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,而稳健货币政策被执行成紧缩货币政策,加息升准频频出手,整个中国货币流动性大幅萎缩。当时,各路神仙开始出面论述紧缩正确,什么存款负利率,房价过高,农民工收入过低等等言论不绝于耳。但他们冷静地告诉中国政府,这样做是错误的。原因有三:第一,通胀是输入性的,中国紧缩货币没用;第二,积极财政政策和紧缩货币政策配合会导致政府项目吸干金融资源,而民间投资和民营中小企业融资成本过高,并被逼向绝路,从而使中国主动性经济增长状况恶化;第三,外需已经无法指望,我们需要拉动内需,但紧缩货币会严重抑制内需。需要指出的是:2010年年初,中国出口开始较快增长,大量学者、专家的判断是全球经济好转,金融危机已经过去,外需恢复;但分析人士的看法是:这仅仅是金融危机期间,发达国家大规模去库存之后的回补,金融危机远未过去。亚克力有机玻璃制品
2010年还有一件事导致中国开始紧缩货币,什么事?美国国会议员提出议案,把中国列入货币操纵国,并通过立法对中国实施制裁。耐于压力,中国开启所谓“二次汇改”,而实际是逼迫人民币升值。注意,人民币升值必须有国内货币紧缩配合,而所谓抑制通胀不过是“幌子”,本质是满足美国人的胃口:让人民币升值。
正是这样的错误政策,严厉压制了中国经济内需,抑制2012年之后,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。而就在这个当口,中国金融改革再次出现严重错误。为什么错误?金融自由化。鼓励民间资本建立小型金融机构或准金融机构,美其名曰:建立普惠金融。于是我们看到,大量所谓民间金融机构层出不穷,尤其以互联网金融为典型代表。金融竞争开始骤然加剧。
有人误导领导:说什么金融竞争加剧可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,但我们坚决反对这样的观点。为什么?因为我们知道,金融竞争最先竞争的是“钱从哪来”,而“钱从哪来”的竞争必然导致银行等所有金融机构融资成本的上升,如果金融机构融资成本很高,对企业的信贷价格会下降吗?更重要的是,当银行等金融机构自身的融资成本已经高于企业承受能力之时,不仅银行和企业贷款能力全都下降,而且整个中国的货币紧缩状况将更加剧烈,并迫使大量资金进入货币市场投资。这样,中国实业资本必然越发稀缺,中国经济将更加困难。亚克力有机玻璃制品
但他们的呼吁没用,事情还是按照“新自由主义者”的意愿发生了。货币投机盛行,金融急速短期化,以致中国金融市场根本不能有效生成资本。这不是严重的问题吗?我们的中央银行动不动就说,银行体系流动性足够。我们的问题是,说银行流动性足够是基于经验的总量数据吗?是不是考虑过中国金融市场货币越来越多、资本越来越少的结构性问题?
不错。分析人士认为,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原因多种多样,但总量政策错误所导致的资本稀缺,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的扭曲不是更为根本的“隐性杀手”吗?所以,不管有多少原因,我们必须拥有正确的总量政策,否则一切供给侧改革都无济于事,都会被淹没在实体经济金融紧缩的效应当中。所以我们坚定地认为:金融不纠错,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会改变。